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甚至海洋能……未來,惠州的能源結構將越來越綠色低碳化,清潔能源在日生活中有望占據更重的分量。
近日,記者從惠州市發改局了解到,《惠州市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公示稿)》(以下簡稱《規劃》)正在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其中提出,"十三五"期間惠州將初步形成"三基四網一帶"的能源發展格局。建設三大基地包括環大亞灣新區綜合能源基地、中心城區清潔電力生產基地、東北部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四大網絡為電網、天然氣管網、成品油輸送管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一帶則是打造沿海風電帶,主要涉及惠東沿海風電場、海上風電場。
為此,惠州還安排了不少"巨無霸"的重點項目,大手筆投資清潔能源領域。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市安排續建、新開工及開展前期重點能源項目42項,總投資約2200億元,預計"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約1700億元。
適時啟動建設海上風電項目
"十三五"期間,惠州能源發展將有何大動作?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重點加強清潔電力、石油煉化、能源接收儲運和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建設,優化完善電網、天然氣管網、成品油輸送管道和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打造沿海風電帶,初步形成"三基四網一帶"的能源發展格局。
該負責人表示,在三大基地中,以環大亞灣新區為平臺,加快建設中海油煉化二期及系列配套項目、惠州國家石油儲備庫、大亞灣LNG電廠擴建、華電LNG接收站、華能LNG接收站,形成集聚生產、消費和儲運的環大亞灣新區綜合能源基地。
中心城區清潔電力生產基地則以仲愷高新區、惠城區為主體,加快建設豐達電廠擴建工程、華能東江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和大唐仲愷天然氣熱電聯產等清潔電力項目,形成市中心都會區清潔電力生產基地。
同時,東北部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以新能源汽車、高能環保電池、相關裝備制造為重點,加快建設博羅欣旺達鋰能源、惠東京蘭純電動汽車、龍門電動汽車充電樁、貝特瑞鋰電和相關裝備制造項目。
對于外界關心的打造沿海風電帶,《規劃》明確,以惠東觀音山一帶為主體,推進沿海風電項目建設,打造廣東省乃至全國風電行業的樣板工程;開展紅海灣西岸及淺海區域風力資源總量的普查與開發研究工作。
具體來說,惠州將加快風電場開發建設,有序推進廣控東山海風電場二期、華潤惠東桃園、國電電力惠東斧頭山、卡子崠、蓮花山等陸上風電建設,適時啟動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逐步形成沿海風電規?;l展,到2020年風電裝機規模力爭達到30萬千瓦。
此外,惠州還將積極探索利用海洋能,開展環大亞灣海洋能源資源普查,探索集風能、太陽能、波浪能等發電為一體的海島獨立電力系統應用研究,推進海水淡化系統和技術產業化應用,在海水資源豐富、電力資源充裕的地區設立海水淡化研發基地,探索"水電聯產"的新型模式。
-------摘自中國電線電纜網-------